首页 本会概况 本会动态 信用要闻 政策法规 信用研究 信用培训 研究成果 信用刊物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本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上海市信用研究会 > 本会动态 > 本会动态
上海市信用研究会第二届会员大会 暨第五届“诚信上海”信用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上海市信用研究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第五届“诚信上海”信用创新论坛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指导下于5月31日在上海市社联成功召开。论坛得到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等政府相关部门、高校、研究机构、金融金钩、信用服务机构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上海市信用研究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成功召开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上海市信用研究会会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洪玫作的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章程草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监事,随后举行的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学会领导班子,洪玫任会长,刘海龙、沈瑶、茆训诚、李宏、熊琼任副会长,袁象任秘书长。由上海市信用研究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刘海龙教授主持。
    新任会长洪玫在就职讲话中对上一届理事会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表示研究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和研究会的同仁们一道,努力为广大会员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做好为会员服务、为政府服务和为社会服务工作。使上海市信用研究会的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新的进展。
    上海市社联专职副主席任小文在讲话中首先对新一届研究会领导班子的当选表示祝贺,并对研究会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与充分肯定,他希望研究会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推进信用学术研究和交流。上海市社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研究会工作,相信在研究会全体会员的热情支持与参与下,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上海市信用研究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第五届“诚信上海”信用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副处长王翊亮、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社会推进处处长赵瑞颖出席论坛并致辞。由上海市信用研究会会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洪玫教授主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副处长王翊亮在致辞中指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国家近年来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开展的主要信用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其中包括统一信用代码制度,实现一户一码走天下、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经连通了44个部委、信用服务市场不断壮大成熟等,信用作为社会治理和政府监管手段的应用不断深化,在信用+治理、信用+监管、信用+普惠金融、信用+民生等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给予了肯定;认为上海市信用研究会是上海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依托社会组织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很好体现。希望上海市信用研究会能够针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加强合作,开展信用基础性、前瞻性、实用性研究,取得更丰硕的研究成果,也祝第五届“诚信上海”信用创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社会推进处处长赵瑞颖在致辞中指出,一直以来上海把社会信用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城市软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全市以信用制度建设为核心,以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聚焦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联合惩戒和信用监管机制的建设,信用信息水平不断提高;打造“1+16+N”四位一体的信用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信用产品的应用,形成了一批信用应用典型案例;信用服务机构快速发展,行业影响力不断提高。上海社会信用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整体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肯定了上海市信用研究会近几年取得的成绩。认为上海市信用研究会主办的“诚信上海”信用创新论坛能紧紧聚焦信用热点问题,如征信大数据与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政府信用监管机制研究、信用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创新等问题展开深入地探讨,积极为政府决策咨询服务。
    上海市信用研究会会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洪玫教授表示,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问题积极开展研究和学术交流是我们的职责,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们已经成功召开了四届“诚信上海”信用创新论坛,社会反响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第五届“诚信上海”信用创新论坛。邀请政府相关部门、国内外信用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将围绕社会信用治理的基础理论研究探讨信用大数据与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从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探讨信用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创新、互联网+大数据模式下的征信发展、政府债务的信用约束以及信用监管制度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扎实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若干重点和热点问题思考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原副主任、高级经济师汪路做了“我国经济信用体系建设的突出短板及其解决方案”的主旨演讲。他从经济信用体系建设的角度提出市场信用服务的基础征信服务薄弱甚至基本阙如,是目前我国征信业的最大短板。利益受损最大的是广大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所以,推进发展为市场信用服务的基础征信服务意义重大。提出要采用“公益+市场”的方式来实施这个方案。调动各方积极性,它未来提供的产品服务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从而全面服务于改善中小企业信用条件,而补上这一短板,项目有助解决问题的主要受益者是广大中小微及民营企业,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努力。
    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发展应用部主任王晓辉做了“打造四位一体信用服务体系,助力信用信息精细化应用”的主旨演讲。介绍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围绕自贸区建设、“放管服”改革等国家战略等,在全国实现“六个率先”;围绕定位,市信用中心应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着力打造信用上海平台、网站、APP、微信号“四位一体”服务体系,全力支撑“信用信息枢纽、服务窗口、应用载体”的功能;以大数据为纽带,信用产品为手段,聚焦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增加民生福祉,深化拓展政府、市场和社会用信场景,助力信用信息精细化应用,全力服务于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上海市信用研究会会长、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洪玫做了“打造一流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城市群信用环境”的主旨演讲。她首先对长三角科技创新城市群与信用体系建设关系分析入手,认为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城市群,必须要拥有大量的科技创新资源,而这些资源中资金和良好的创新环境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两大要素。而这两大要素都与信用关系密切,信用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密切相关、征信助力普惠金融发展,同时促进了科技企业发展壮大、信用体系建设有力促进了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其次从社会信用缺失,影响企业创新动力、信息不对称问题没有解决,金融机构风控能力不足和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三个方面分析了信用体系建设制约长三角科技创新城市群建设的障碍;最后从长三角世界级科技创新城市群信用信息环境建设、长三角形世界级科技创新城市群信用法规制度环境建设、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城市群信用融资服务系统、建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城市群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池和政府部门利用信用手段加强监管等五个方面提出长三角世界级科技创新城市群信用环境建设等对策。
    上海市信用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沈瑶教授总结认为信用建设是一个城市软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环境是一种普遍的经济关系,信用环境是在信用制度的保障下,通过信用主体信用行为的实施并在一定的信用关系条件下形成的。

       

       

       

                                       征信大数据与社会治理体系创新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处副处级调研员陆海佳从市场领域“双随机一公开”与信用关系的内容、信用制度在教育治理体系中的有效应用和目前教育系统信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做了“信用在教育治理体系中的应用”的主题发言。
    上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钱海梅从影响诚信危机治理工具选择的五项因素包括利益、观念、制度、个人与国际环境等做了“影响诚信危机治理工具选择因素的分析”的主题发言。
    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奕对上海资信通过整合金融监管形成的监管数据,结合信用大数据,开展行为关联分析,开发出系列信用产品,改变“应对处置式”为“预警防控式”的社会治理体系。在运用信用监管助力政府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此做了“信用大数据与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探索”的主题发言。
    教育部现代设计与制造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上海)主任戴旭东从运用互联网技术如何开展信用评价做了“信用应用的一种创新模式:“互联网+信用评价”的主题发言。
    上海富友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总经理朱捷认为城市信用是对各城市的信用环境考评,居民信用主要是政府为高信用分居民探索应用场景。做了“浅谈城市信用分与城市居民信用分”的主题发言。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宇熹从职业信用机制一方面保证企业的能够吸纳合格守信的人才,另一方面更保障职业人正常的职业行为和利益等方面做了“高校教师职业信用构建中的法律问题的主题发言。”
    上海市信用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熊琼教授总结认为信用问题是道德问题,也是法治问题,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目前信用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新支柱,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的新抓手。但信用治理须依法而为,方能行稳致远。

       

       

       

       

       

                                              政府信用监管机制研究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袁象从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和社会治理机制,能够有效解决市场交易中信用信息不对称、“劣币驱逐良币”等问题,还可以不断规范市场秩序,降低政府部门的监管成本,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充分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做了“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的主题发言。
    上海联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欣成认为社会信用工作需要政府、市场主体和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各司其职,共同努力。目前政府在社会信用宣传和社会信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做得较好,这为社会信用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社会信用工作最终取得何种成效还需政府部门在具体工作落实中实行过程管理。为此做了“用过程管理的手段提升政府社会信用管理工作效果”的主题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方显仓针对地方债存量规模大,部分地区存在违约风险及不同地区的地方债务存量与违约风险存在较大差异,提出建立完善的地方债评级制度、增设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资信状况信息披露机制、增强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约束等做了“地方债信用风险问题”的主题发言。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金融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刘晓明从信用管理专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具体思路,依托优势学科专业共同发展。为此做了“信用管理研究领域和信用服务行业发展”专题发言。
    华夏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潘文渊从不断完善信用监管机制,优市营商环境,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信用协同监管机制,使信用联合奖惩机制真正落到实处。做了“深化信用监管与优化营商环境”的专题发言。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赵迎东从最近高校毕业生被以“账户信息被冒用,帮其注销账户”为由,被骗3.7万元为例做了“用信用的手段防范校园电信网络诈骗”的主题发言。
    上海市信用研究会监事长张春景总结认为信用监管是提升社会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府监管机制不断完善的重要手段。要用信用的手段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将信用监管的手段嵌入到市场经济的各个环节中去。

       

       

       

       

       

                                               信用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创新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研究员黄韬认为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一个瓶颈在于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接受程度较低,而以国家信用和作为国家信用延伸的银行信用为支撑的金融体系势必会扭曲现实中各种投资活动的风险分配结构,以至于造成道德风险的滋生和法律制度的失灵。未来包括注册制的试点、退市制度的深化等修法和改革举措能否顺利推行的先决条件就是一套立体的、多元的市场信用机制的发育成熟,从而打破信用作为国家特权的既有事实。
    上海析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陈毓敏认为信用信息服务日益与大数据相结合,未来应用场景将走向集成AI技术的大数据评级风控。析鲸信息的大数据风控系统深度挖掘大数据信息价值,帮助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人员提升风险控制水平和效率,做了“Ai在债券风控大数据评级应用中的探索”的专题报告。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叶谦认为基于道德标准发放的信贷因而采取信用贷款方式。一般而言,信用贷款省略了抵押评估等环节,大大降低借款者融资成本;信用贷款及时、灵活,有力保证了借款人抓住市场变化商机,扩大融资促进乡村发展,也为农村金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为此做了“信用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创新—基于“道德银行”的思考”。
    上海普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黄维认为民间金融体系反应灵活,在新技术的帮助下,运用大数据征信能让更多不能提供抵押和担保的农村居民享受到小额生活及生产性贷款服务,成为了农村金融市场很好的补充。为此,做了“金融科技助力农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的主题发言。
    上海欧冶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设计总监卞峥从信用体系数据建设的四个步骤:构建数据采集平台、构建标准化信用指标体系、形成场景去落地与推广、构建动态的分析引擎提出供应链信用体系+信用流转模式。做了“供应链信用体系对小微企业信用赋能的模式与方法”的主题发言。
    上海市信用研究会会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洪玫总结提出可以通过“以信用促融资、以融资推动企业发展”和“政策引导、信用评级、第三方担保、银行贷款”的基本运行模式。以企业信用自律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缓解企业融资难为突破口,推广使用信用产品、提高企业信用意识和信用积累、搭建企业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信用服务监督和管理,建立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金融创新机制和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使信用+普惠金融成为中小企业强大支撑和企业经营活动、融资活动的制度保障。

       

       

       

       

       

       

       

               

       

  

         

 

    

 

上海市信用研究会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2014-2015 邮编:201615
上海市信用研究会邮箱:shcra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