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会概况 本会动态 信用要闻 政策法规 信用研究 信用培训 研究成果 信用刊物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信用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上海市信用研究会 > 信用要闻 > 信用要闻
“三清单”覆盖“三阶段” 上海力推信用管理新模式

                                               来源:《中国改革报》 本报记者 刘梦雨
     按照“三统一”工作导向和“五位一体”推进思路,结合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研究形成基于“三清单”覆盖“三阶段”的全过程信用管理模式。在全市复制推广该模式,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机制和手段,为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信用支撑

    这是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的都市,市井与小资并置,古典与时尚结合。“诚信元素的加入,让这座城市更具韵味。”上海市征信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采访之初这样对记者说。

    “上海市各区县、各部门按照‘三统一’工作导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统一领导、公共信用信息向市信用平台统一归集、查询服务窗口统一建立)和‘五位一体’推进思路(以制度为核心,以应用为关键,以数据为基础,以平台为抓手,以行业为支撑),结合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研究形成基于‘三清单’覆盖‘三阶段’的全过程信用管理模式(编制发布数据、行为、应用清单,建立事前告知承诺、事中评估分类、事后联动奖惩的制度机制)。”这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情况时说,在全市复制推广该模式,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机制和手段,为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信用支撑,成效逐步显现。

    制度先行平台奠基 顶层设计稳步推进

    “诚信 美好生活的通信证”,这是记者在今年6月上海地铁8号线上看到的宣传标语。这趟运行2个月的信用文化列车内部以“诚信”作为装饰主题,让乘客在乘车过程中不知不觉思考信用的意义。

    据介绍,上海早在2001年就在市政府建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2003年成立市征信管理办公室,2005年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征信办,同时各区县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推进机制。目前,两位副市长任联席会议总召集人,成员单位包含市委和市政府职能部门、市高院、市检察院、中央驻沪机构、区县政府等67家。

    记者了解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公布以来,上海市对“十三五”期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环境、主要瓶颈、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已完成《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和《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6-2018年行动计划任务分工表(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

    近年来,上海市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规定、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中体现了信用体系建设要求;2015年地方信用立法被列为市人大重点调研项目,并由市人大财经委直接牵头开展调研。

    在规章、规范性文件方面,自2003年以来,上海制定并实施了个人信用征信、企业信用征信2个政府规章。2013年出台《上海市企业失信信息查询与使用办法》,2014年发布实施《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管理试行办法》, 2015年还将升级为市政府规章,进一步规范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和使用。

    在信用相关标准、指南方面,2007年前后发布实施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的数据规范、标准,商业征信准则和中小企业信用评估准则。此外,围绕政府部门信用信息公开和使用,编制发布了行政和司法部门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目录、政府部门示范使用信用报告指南等。

    “为促进公共部门掌握的信用信息有序流动、更好地为社会所用,2013年以来上海市将建设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连续列为年度重点工作着力加以推动。”这位负责人说,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大大推动公共部门产生或掌握的信用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通过面向政府部门、信息主体以及符合条件的信用服务机构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查询等服务,实现信息归集查询、信用联动监管、信用监测预警、信用市场培育等功能。

    据介绍,2013年6月3日,上海市信用平台面向政府部门开通试运行,12月31日面向信息主体(包括法人和自然人)开通查询服务;2014年4月30日正式开通,面向符合条件的信用服务机构提供服务,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同步揭牌。同时,积极推进区县和部门开展子平台和服务窗口建设试点,目前,开展子平台建设试点有13家,服务窗口试点有4家。

    截至目前,公共信用信息目录涉及全市99家单位,包括46家市级行政机关、17家区县政府部门、10家中央在沪单位、2家人民团体、1家司法机关、10家公用事业单位、13家社会组织;涉及信息事项3441项(含17个区县确认向平台提供的1750项信息事项),其中法人信息事项2770项、自然人信息事项671项。信息类别包括行政机关登记类、资质类、监管类信息,司法机关判决类、执行类信息,公用事业单位违约类信息,人民团体和其他组织管理类、公益类信息。平台可查询法人数据1022万条,自然人数据2.9亿条,覆盖上海市138万法人和2400万自然人。

    信用应用政府带头 示范作用初步显现

    打开市民云APP,点击进入“个人信用”模块,接着点击“申请报告”按键,经过上海市户籍实名认证,一份个人信用报告就出来了“一次水费欠缴记录。”马女士边操作边对记者说。

    记者从上海市信用管理办公室了解到,上海市的信用应用主要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向展开。政府部门带头示范,支持社会和市场主体依托信用服务机构开展信息应用,平台以保障安全基础上的方便应用为导向建立服务模式、强化服务功能。通过分类试点探索实践,通过优秀成果和案例评选树立典型,通过编制“三清单”加以促进并逐步总结固化,通过制订法律规范强化政府应用的制度刚性与安全保障,通过社会宣传培训和启动实事项目扩大社会影响力和主体参与面。

    据了解,政府应用以应用清单编制和落实为抓手,实现市级部门向区县政府的全覆盖。2015 版应用清单包含全市53 家单位的547项应用事项。其中,区县政府强制应用事项113项,推荐应用事项182项,占比38.3% :61.7%;市级政府部门强制应用事项65项,推荐应用事项130项,占比33.3%:66.7%。

    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典型应用。完善上海市信用平台自贸试验区子平台,加强对市场主体各类信息的及时归集和动态评估,支持信用服务机构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加强合作,在自贸试验区健全“三清单”制度安排,建立覆盖“三阶段”全过程信用管理模式。

    深入推进市级部门应用示范。继续在专项资金管理、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分配中试点加强公共信用信息查询和使用;围绕社会治理、城市顽症治理需求,推动社会主体参与、横向部门应用,强化社会联动惩戒;围绕市场监管工作,试点利用信用记录加强动态评估和分级分类监管;围绕经济发展需要,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四新”经济和企业发展、防范行业风险等过程中发挥信用作用。例如:

    扩大区县应用试点。鼓励区县编制、完善应用清单,区县部门带头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政策扶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行政事务中嵌入查询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的制度性安排。

    开展长三角重点领域信用联动奖惩机制建设试点,促进区域联动。会同苏浙皖三省,推动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对接、信息共享交换,今年拟在环境保护、旅游市场监管等方面试点应用。

    设立专项资金,上海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每年资助质量、环保、食品餐饮等公共安全领域,电子商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及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约20~30个项目,年度专项资金额度1000万元。
   
    强化市场数据共享 服务推广愈发明显

    “你一定用手机APP订过外卖吧?是不是对外卖餐厅的食品安全有过顾虑?”说着,这位负责人打开了手机上的饿了么APP并向记者展示这个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记者看到,陆家嘴区域的一些商户信息中都不约而同地挂着“脸谱”。点开“脸谱”,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和食品安全监督公示信息跃然屏上。这些数据正是由浦东市场监管局与“饿了么”对接,并向全社会开放共享的。笑脸、平脸和哭脸三种“脸谱”形象地反映了商户的食品安全状况,便于消费者选择优质、安全的餐饮服务。

    据悉,“饿了么”已将政府监管信息以20%的比重纳入其新制定的信用评价体系(原仅包括餐品质量、价格、销售量、口味评价、卫生情况、送餐速度、用户投诉记录等要素),以此对商户进行综合信用质量评分和排序,并将配套采取关闭网店、停止网上经营、通报政府部门等手段,加强对入驻商户的线上管理和联合惩戒,以提高第三方平台餐饮服务的整体诚信度。这只是上海市强化市场和社会应用信用信息的一个掠影。

    这位负责人给记者列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8月底,上海市信用平台累计查询法人信息约203万次,其中政府应用占18%,市场应用占82%;累计查询自然人信息约583万次,其中政府应用占19%,市场应用占81 %。市场和社会应用信用信息还是占了很大比例。

    上海市支持信用服务机构的查询使用。深入开展市信用平台查询终端试点,信用服务机构在获得信息主体授权的前提下,快捷地通过查询终端获取平台数据,满足金融机构和其他市场主体对公共信用信息的及时需求。目前已有5家信用服务机构开通查询终端,今年内还将不断扩大查询终端试点范围。积极支持信用服务机构和大型电商平台、企业集团、行业组织等合作,以行业信息共享为基础,实现公共信息、银行信息、行业信息整合,为商业保理、融资租赁、会展服务、动产质押等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支持。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将信用服务机构的研发和应用项目列入重点支持方向。

    鼓励社会组织根据自身经营和管理需求,合法合规的查询使用。以试点推进为抓手,推动市信用平台与上海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申通地铁等国资企业,金融谷等互联网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等合作,通过公共信用数据向社会开放应用,市信用平台支撑金融机构在个人信贷、小微企业贷款、信用消费等领域推进普惠金融,国有企业探索实施供应商信用分类管理,公共图书馆面向读者开展信用免押金办证服务等方面,作用愈发明显。

    同时,实施2015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为全市法人和市民在线免费提供一次信用查询报告”。信用实事项目以市信用平台为依托,通过上海诚信网、APP、微信、法人一证通协卡助手等在线方式,为全市法人和市民在线免费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目的在于推广公共信用信息应用,培养法人和市民知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行为习惯,营造全社会重信用、讲诚信的良好氛围。截至9月下旬,信用实事项目市民累计查询约176万人,法人累计查询约63万家。

    区域合作行业支撑 规范服务促进合作

    原来一家企业在上海因为失信被列入黑名单,在本市无法申请银行贷款,但在其他省市却可以,记者从前不久召开的上海市信用研究会上获悉这一情况有望得到改变。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浙江、江苏、安徽、上海)针对旅游领域的旅行社和导游及环保领域的国控重点企业的奖惩联动机制试点工作已经启动。旅游与环保国控重点企业将建立统一的信用“数据清单”与“数据应用”,失信企业将被纳入“黑名单”,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寸步难行”。

    上海市积极促进跨省联动,连续十年推进“信用长三角”建设,联合公示长三角地区186家备案信用服务机构,共同探索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和应用合作机制。

    据统计,2014年上海市传统信用服务行业总营业收入约28亿元,同比增长约50%,其中,信用评级业务增长97%,信用管理业务增长51%,商业征信业务增长了23%,个人征信和其他业务增长了23%。新兴衍生信用服务行业出现了业务规模爆发式增长以及业务模式的颠覆式创新,据估算2014年收入规模约150亿元,其中,互联网金融征信业务增长了167%,商业保理增长了8倍,大数据信用服务增长了3倍。

    在信用服务市场发展上,上海市通过政府部门示范使用信用产品培育市场;通过推动长三角信用服务机构互认合作扩大市场;通过诚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支持产品和服务创新;通过指导行业协会建立信用服务行业扶持发展名录、制订信用服务机构综合排名评价指标体系、落实行业标准来规范服务行业发展;通过成立市信用服务产业创新联盟,促进信用服务产业企业加强合作。

 

 

 

上海市信用研究会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2014-2015 邮编:201615
上海市信用研究会邮箱:shcra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