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会概况 本会动态 信用要闻 政策法规 信用研究 信用培训 研究成果 信用刊物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信用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上海市信用研究会 > 信用要闻 > 信用要闻
2018年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发布
   

   2018年是新时代下上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谋局开篇的一年。全市信用工作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脉搏,积极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营商环境优化、超大型城市治理及打响“四大品牌”对信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落实好《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发挥信用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为上海继续当好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提供有力支撑。2018年全市信用工作要高标准、高起点谋好局、开好篇,按照“两建设两促进”(政务诚信建设全面推进、行业领域信用建设示范引领、促进信用惠民场景有效拓展、促进信用服务产业集聚发展)的工作主线推进。

 

一、严抓政务诚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建设。一是制度先行。严格贯彻落实政务诚信实施意见,研究制定政务失信行为认定标准和监督考核办法,建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平台支撑。建设政务诚信子平台,实现司法判决、行政处罚、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等数据归集。三是检查考核。建立政务诚信“年中检查、年底考核”机制,实现与议案提案办理、政府部门行政效能、市民热线工作绩效等考核评估工作联动。四是重点突破。选择市民服务、企业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环境保护、城市综合问题治理、司法行政等重点领域示范试点,挖掘典型案例,进行复制推广。 

  实施信用证明“N证合一”专项行动。一是推动监管领域多方授权。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在食品药品、质量技监部门已授权办理企业无违法违规信用证明的实践基础上,推动工商、税务、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知识产权、文化、旅游等监管部门参照授权。二是推动重点应用N证合一。依托网上政务大厅,落实信用支撑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率先在企业上市、海关认证、表彰评优等工作中,探索形成信用证明“N证合一”、“一证通办”的工作机制,切实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

 

 

二、开展行业领域信用建设,推动各区形成特色名片 

  重点领域深化推进。一是落实联合奖惩备忘录。出台一批行业领域联合奖惩制度,推动备忘录涉及部门将联合奖惩嵌入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信息系统和具体工作流程。二是加强失信专项治理。开展政务、涉金融、电子商务等领域失信专项治理,惩防并举,强化信用宣传、培训和修复等工作。三是深化长三角区域合作。制定长三角区域深化国家信用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18-2020),重点推进环境保护、食品药品、产品质量、旅游等领域的跨区域信用联合奖惩。 

  各区工作形成特色。一是理顺工作机制。完善市区信用工作联动,以各区信用工作牵头部门调整为契机,指导督促各区信用工作,健全业务管理、考核、培训等机制。二是找准工作定位。浦东新区要在自贸试验区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嘉定区要在科创重要承载区建设、普陀区要在信用服务产业发展、崇明区要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静安区要在大数据应用、徐汇区要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宝山区要在邮轮经济发展等工作中,形成区域信用特色。三是完善子平台和服务窗口建设。组织开展观摩评比,推动各区信用子平台完善联合奖惩、政务诚信建设功能,鼓励各区服务窗口下沉到街道(镇)、社区。

  行业信用示范引领。一是打响行业信用建设品牌。依托市社会信用促进中心,实施“百行亮信用”工程,年内推动40家行业协会参与。二是树立行业信用建设标杆。鼓励保险、代理记账、共享单车、婚姻中介、家政等行业积极性,围绕行业诚信自律、诚信服务、诚信监督树立一批典型。三是引导信用服务企业参与。鼓励行业协会与信用服务企业合作,完善协会章程等行规行约,开展行业会员信用等级分类和信用评价,对守信和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激励和惩戒。

 

三、集全市之力推进信用惠民,提升信用价值感知 

  有效拓展信用惠民场景。一是政府带头引导。围绕“减少环节、缩短时间、降低费用”,为守信主体提供优先办理、容缺受理、简化程序等便利服务措施,推动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全市通办”业务中落地。二是市场主动参与。在购物、旅游、交通、培训等方面,集聚市场、行业、社会的信用惠民资源,给予免押金、送服务、享折扣等优惠。三是建立信用惠民措施清单。定期向社会发布并推进落实,重点推动青年守信安居计划、道德模范金色档案、信易租等惠民措施落地推广。

  加大信用惠民宣传力度。一是完善信用惠民门户。依托诚信上海APP和社会信用展示体验中心,将其打造成为信用惠民线上、线下互动平台。二是开展示范创建。依托信用惠民联盟及街道(镇),率先开展信用惠民示范试点,推动信用惠民工作进社区、进小区、进家庭。三是鼓励市民参与。围绕衣食住行等方面,组织市民评选最有获得感、最受欢迎、最具人气的信用惠民措施。

 

 

四、推动信用供给侧改革,促进信用服务产业集聚 

  培育高质量信用服务产业。一是加强信用服务产业基地建设。基本实现以基地楼宇为载体的企业集聚、产业孵化以及展示、体验、科普等功能,年内完成30家信用服务企业集聚,积极争取国家信用平台数据资源对接。二是促进信用服务企业发展。研究制定信用服务分类目录,做好信用服务产业统计分析,加快培育一批龙头骨干型企业,打响信用服务品牌。三是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鼓励信用服务企业积极申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鼓励各区设立支持信用服务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

  强化信用大数据开放应用。一是落实国家试点。结合社会信用体系与大数据融合发展试点市即将获批契机,成立信用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实现标准体系研究、业务场景落地、管理方法探索、产业发展支撑等领域的应用突破。二是鼓励开放应用。落实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联合开展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工作要求,组织开展首届信用大数据开放应用大赛,鼓励市场主体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的融合创新。

 

 

五、保障措施 

  落实国家对信用工作的部署要求,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框架下,创新联席会议工作机制,聚焦涉金融、电商等重点领域以专项工作组形式开展失信专项治理。

  创新平台载体。一是强化公共信用基础设施。健全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1+16+N”总体架构,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建设完善信用联合奖惩子系统、政务诚信子平台,输出公共信用产品,加大公共信用信息向社会开放力度。制定信用子平台和服务窗口准入、评比和考核管理办法。二是建设市场信用基础设施。推动市场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1+X”架构,发挥市场信用信息的补充作用,实施“公共+市场”双轮驱动战略。年内完成40个市场行业领域子平台、行业信用大数据系统建设,实现万家重点企业及30万职业人群的覆盖目标,发布行业信用监测及分析报告。

  宣传示范典型。一是以典型案例评选为抓手。不断提升典型案例评选的影响力,完善信用典型案例的报送、评优、考核机制,丰富市区两级信用案例库。二是以示范街道(镇)创建为抓手。充分发挥街道(镇)作为信用惠民及联动奖惩一线阵地的作用,大力宣贯诚信价值取向,鼓励街道(镇)积极运用信用理念实施精细化管理。

  强化监督考核。一是加强政策措施落地的事中事后评估和监督。按照政务诚信实施意见和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的要求,依托第三方机构,对各区、各部门数据归集、信用应用、奖惩案例报送等工作开展信用监测和考核。二是研究制定信用环境综合指数评价指标。按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克服“重硬件、轻软件”的习惯思维,将各区、各部门政务诚信、信用惠民、联合惩戒等软环境建设作为主要评估内容。

  建立专业队伍。一是推动设立具有影响力的信用研究智库。发挥高等院校及各类机构作用,建立专业研究队伍,形成特色理论成果,为信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二是提升信用人才能力。加强信用服务人才梯队建设,依托首席信用官联盟,试点推行首席信用官制度,促进信用人才集聚和能力提升。(来源: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料来源: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市信用研究会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2014-2015 邮编:201615
上海市信用研究会邮箱:shcras@163.com